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小小'管場'手記 - 手感歷史

歷史對很多人來說,印象跟沉悶畫上等號,而博物館跟歷史/人類文化(其實即是歷史)有不可或缺的關係,所以博物館給人stereotyped的感覺大多是一個字—悶。
 
喜歡歷史的人當然不會容易感到沉悶,而且比一般認為「歷史是沉悶」的人,眼光胸襟較遠和闊。再者,歷史自有「他」令人著迷之處,不是那些認為歷史與自己何干的人可以明白。不過,也難怪,很多歷史文物都是「放在安裝了保安系統的玻璃箱內的寶貝」,總給人一種敬而遠之的冷寞,博物館就是要努力改善這根深柢固的形象。

因為工作關係,接觸歷史文物的機會不少。有時是藝術精品,有時是從拍賣行、網上書店買的文獻(Archives)、海事文物(Nauticalia),有時是有心人的捐贈或暫借物品。不論價錢,這些文物都有其歷史、社會、美學上的價值,對博物館的Register來說(即是小妹),每件都是無價寶。

有機會親自處理昂貴的展品,尤其是藝術品,都會趁難得機會盡量近距離看藝術品上的每一道裂紋,因為這是歲月的洗禮。不過左小姐總會提醒不要近距離細看太久,因為藝術品,尤其是畫作,不宜太接近「人氣」,皆因呼吸、體溫、汗水等都不利藝術品的保護和收藏。

博物館除了購買珍貴的物品外,也會收藏很多來民間購買或捐贈的日常用品(一般指現社會比較難見,或者已成歷史文物),例如照片、書信舊刊物、舊衣飾(即故衣)。對我來說,這些藏品更具歷史意義,而且更有人情味,更接近生活。我有個怪習慣,就是處理文物時總會嗅一嗅它的味道,而且看見因年月變黃的痕跡,都會覺得很感動,就像時空交錯,與古人面對面接觸,一同見證歷史,那種感覺很奇妙。

可以手感歷史珍品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難,我比較幸運。不過自己還是新手,對文物處理仍處於學習階段,而且自己是個粗心大意的人,每次處理時都戰戰兢兢,瞻前顧後,還好,這也讓我慢慢變得小心謹慎。而且不論文物價值高低,都一定要一視同仁小心處理。

  這是我的拍擋.....好無聊

Tuesday, July 17, 2007

小小'管場'遊記 - 柏林猶太博物館

 leaflet
無論你對猶太人的歷史感不感興趣,柏林的確盛載著不少猶太人的過去。而且到柏林旅遊,沒理由不去著名的猶太博物館參觀,除非是時間緊迫和對著名建築十分討厭。 這座2001落成的柏林新地標,乃出自美國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之手。
到猶太博物館是05年的9月。在旅館安頓好之後,便沿著鐵路(U-Bahn)線步行到博物館,需時約45分鐘。
學生收費2.5歐羅,印象中入場要過保安檢查(隨便看看而已)。博物館樓高5層,展品繁多,不過地方寬敞,倒不覺逼迫,遊人不會迫在一處。入口處和精品店均在舊冀那邊。
全博物館佔地3000多平方米,其實展品不單只圍繞大屠殺,而由2000多年以前的德國猶太人歷史說起。展品有大量相片+日常用品+信件,不過重點仍然落在德國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歷史上。
 floor plan
 ticket

對猶太博物館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它是我在德國第一個參觀的博物館,也因為看建築而來。以前在耶路撒冷到過大屠殺博物館,感覺很難受,不到5分鐘就要離開。柏林這個猶太博物館不是一味只說大屠殺,它加深了我對猶太這民族的認識,也教世人從歷史中展望將來。雖然我對猶太人經歷的苦難感到有點切膚之痛,但也明白每個民族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天災人禍。
www.jmberlin.de

 一道一道鐵一般無情的傷痕


花園一角

 內部一角


踏在無數的臉上,聽著腳下一步一步錐心的鐵聲,你可有什麼感想?


光與暗的交錯 - 花園


 囚室中的一線曙光,在那裡,只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許願樹


 

Monday, July 16, 2007

小小'管場'藏記 - 博物館購物袋 (柏林篇)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several museums use the same designs), Nefertiti design (sep 2005), paper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several museums use the same designs), Antikensammlung design (sep 2005), paper

 German Historical Museum (sep 2005), paper

小小'管場'遊記 - 柏林博物館須知

 如果你像我是個museum-mania,買一張3-day pass(3-TAGE-Karte)比較化算,不過如bauhaus+貝律銘的german historcial museum和猶太博物館就不在包括之內. 2005的價錢是7.5歐羅


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幾間大型國立博物館,花一整天時間應該足夠,而SMB pass已經包括了這幾間博物館的入場費. 貝律銘的german historical museum就在pergamon後面,入場費(學生)2歐羅

Tuesday, May 29, 2007

香港歷年來的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1978年開始,定每年的5月18日為IMD而香港這'國際大都會'由2001年才第一次舉辦IMD 有點貽笑大方以下是我這幾年參與過的IMD,純粹個人意見(現在在博物館工作,說話要負責任!!!!)
 2001年設計最簡單但很用心內頁像本passport,可以蓋章和貼上自己的相片;ICOM topic: Museum: Building Community.
2002年的設計一般,但厚厚的一本很有手感(差不多有1cm厚)對自己友政府館有詳細節目簡介,但私營的就沒有因為是年是香港大會堂落成40周年,所以政府'公器私用'定當年的主題為'博物館:服務社群四十載topic was designated by HK government as it wa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HK City Hall "Museums: 40 Years of Community Service",但ICOM的主題是"Museums and Globalisation"

2004年IMD將guide book和programme booklet分開(因為2003年我沒有取,所以不知道),個人認為二合為一比較方便,而且兩本booklet的大小不一,不方便攜帶不過guide book加多了相片ICOM topic: Museums & Intangible Heritage.

2005年我不在香港,很可惜沒有參加英國的IMD. ICOM topic: Museums Bridging Cultures


 去年香港政府不惜'公'本,仍然將guide book和programme booklet分開,不過大小相同可能是因為是年的主題是'Museums and Young People',所以設計也要花花心思,而且加送了一本小小的廣東省博物館導遊冊,不錯!


最欣賞的是這幾年的gudiebook後面都有'博物館源流 the origin of museums',雖然只是短短的兩版(中英),但也讓大眾市民對什麼是博物館有簡單認識

之前跟老闆提起今年的IMD香港不跟ICOM的主題,老闆說因為他們對Heritage這個字'很驚',一提到Heritage大家就以為一味說舊物舊事,香港哪有那麼多heritage和考古發掘,但其實Heritage是說人的生活+文化模式etc,不一定是考古或歷史為主,但主辦單位怕香港的同事難做(或者是懶!),今年竟然沒有主題!但其實現有前科,只是我今年才察覺
http://icom.museum/2007_contents.html

Wednesday, May 23, 2007

小小'管場'遊記 - 德國柏林pergamon museum

a gorgous architecture protected with roof-to-floor net, that why it looks like in misty-grey. 因為我沒有帶有pararoma功能的APS相機,只好分開影.


pergamon altar其中一角,可看video. 印象中的雲石梯級很滑,小心滑倒,不過坐在上面的感覺不錯.

pergamon museum其中一個'奇觀',我完全呆了. Pergamon Altar from Asia Minor (165BC, in today's Turkey), is a gargantuan raised marble shrine with a 120m frieze of the gods doing battle with the giants.
ishtar gate其中一角,真驚訝建築的魅力,也可惜巴比龍帝國早已灰飛煙滅,只是留起這些驚世遺址. 之後我教世界歷史時也有提到這些遺跡
sorry,因為我的sony z505不夠wide-angle,所以倒轉了.
模擬babylon城的一角
看到閉館,忘了自己原來還未吃午餐. 那是我在倫敦borough market買的dried olive rym bread,也是我在德國的主要糧食......好像好可憐的樣子!

Short guide of  Pergamon Museum

Thursday, April 26, 2007

pamela barsky 的 museum journal.

第一次看見pamela barsky這本museum journal,印象中是在london的博物館(好像是v&a),一見傾心。


雖說是絨布燙銀包裝,可惜太貴了,差不多要hk$300一本,後來我參考了它的設計,再加入其他更有用的格式,做成我自己的3" box file,而且還可隨意加入活頁和以博物館名稱排列,A4的面積令我可寫感想+畫畫+貼上相片+附上單張/工作紙。現在我將這幾年參觀過的博物館,訂合成以下資料夾:

1] british (a-h)
2] british (i-o)
3] british (p-z)
4] v & a (她認真夠面子,也夠資料獨立成了一個資料夾)
5] hong kong
6] singapore
6] taiwan

其實自己設計的museum journal也不賴!!

Tuesday, March 27, 2007

小小'管場'手記 20070326

由20070326開始,我正式成為一間私營博物館的助理館長(圖書及檔案)。以往在博物館工作,也只是兼職(香港)或義工(英國),但現在不同了,我成為真真正正的博物館從業員,也與現在唸項士的課程有百分百關係。

第一天上班,竟然不是很興奮很雀躍,因為我仍然為辜負了冼博士的美意和提攜,有點不好意思,而且也怕應付不了新工作,胡思亂想自己是否作了錯誤的選擇,也錯過了另一個好機會。我不能怪誰,這一切都是自己的決定,而且我這些傻念頭,更加對不起為我費心思的老師前輩、朋友。所以快快把這些不知所謂的念頭拉廁所水制沖走。

最緊要是把工作做好,重拾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建立好的工作效率。想得太多都是無謂的。